厦门热点旅游景点资讯速阅

您的当前位置: >福建厦门网 >综合信息 >《码链新大陆物格新经济》系列解读 码链必将引爆金融行业的颠覆式创新

《码链新大陆物格新经济》系列解读 码链必将引爆金融行业的颠覆式创新

发布时间:2020-11-27 09:46 | 来源:中国网 |

  金融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是数字经济的神经枢纽,金融的本质是更要为实体经济服务,而非空转。数字金融是金融场景、金融工具和运营管理的全面数字化。数字经济时代,尤其是伴随着“扫一扫”的全民普及,扫码支付,扫码购物日益成为标配,大大催生了金融的数字创新。但在金融创新促进金融业快速发展中,金融科技的野蛮生长也带来了一些风险和监管难题。近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研究部署金融系统贯彻落实工作。会议强调,要按照五中全会做出的战略部署,扎实做好金融改革开放各项工作;并指出:当前金融科技与金融创新快速发展,必须处理好金融发展、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的关系。

  行进中的金融业数字化

  数字经济下,平台化运营是大趋势。目前全球15大互联网公司均采用平台模式运行,全球最大100家企业中,60家的主要收入模式也来自平台模式。

  数字经济下的经济要素都可以用数字进行表示,数字是数字经济条件下的一般等价物:货币。而这种货币可以通过现代通讯技术实时进行互换。这一切都是在虚拟空间完成,为金融业发展创造了极大的想象与发展空间。以商业银行为例,从电子支付、到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移动金融、直销银行等,无一不是数字化的直接的体现。

  为加强与数字经济的衔接,在我国已出现了“交易银行”“生态银行”“开放银行”等通过平台连接资金方、需求方,服务边界不断延伸扩大的创新型商业银行,实现了增信、撮合、技术支持等服务的创新。有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的平台化转型、经营的实质在于构建与数字经济发展的命运共同体,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各参与方既互为入口、互相赋能,也互利共生、各取所需,一站式地解决结算、融资、理财等共性和个性的金融需求,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真正嵌入构建平台的每个环节,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此外,在数字化下,金融机构服务长尾客户、普惠金融也有了强大的技术支撑。金融机构通过数字技术解决了业务发展中信息不对称、风险控制难,管理成本高等问题,从而将普惠金融服务对象的中小微客户、长尾客户作为优化客户结构的重要战略配置,多措并举支持民营和小微企业发展,中小微企业服务获得感明显提升。

  据中国银行业协会报告,2019年我国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交易了1637.84亿笔,交易金额1657.75万亿元;手机银行交易1214.51亿笔,交易金额335.63万亿元;行业的离柜率89.77%。银行业的金融业务已经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无人银行、线上银行、无分支机构银行、虚拟银行已成为现实,在2020年初的全民抗“疫”战斗中,数字化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受疫情影响最小,为金融战“疫”所作出的贡献最大,而与数字化程度高的商业银行合作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受益也是最多。2019年末,银行业金融机构本外币涉农贷款余额35.19万亿元,同比增长7.7%;小微企业贷款余额36.9万亿元,同比增速10.1%。2019年初中国银联发布的2018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分析报告,我国手机支付用户规模达到5.7亿。2018年三季度,银行业处理移动支付业务的笔数同比增加高达7成,我国移动支付人均月消费达2600元。在支付方式上,扫码支付已占据移动支付主流地位,占比超过八成。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稳定局局长孙天琦撰文《对数字金融/金融科技与金融稳定关系的几点思考》指出:数字金融发展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挑战,但也出现了如下新特点的风险。

  一是高估流动性匹配率,高估优质流动性资产充足率,高估核心负债比例的流动性风险;基于大数据信贷业务的信用风险(如最近成为热门话题的蚂蚁金服);数字化业务模式可能加重操作风险等微观金融风险。二是部分新兴的数字金融服务容易引发声誉风险的传染,并增加新的传染路径;数字金融服务很多情况下呈现更明显的顺周期性和波动性。比如,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可能增大信贷业务的顺周期性。网络借贷平台业务受散户投资者风险偏好影响较大,再加上信用风险模型未经检验,可能导致风险定价过低或过高、信贷质量评估和借贷标准不如传统机构精确等问题,易加大信贷业务的顺周期性,新型数字金融服务提供商的系统重要性上升,可能增大关键服务中断的风险,并可能因垄断导致市场失灵,加密资产和数字货币的广泛使用,可能助长跨境套利,加剧跨境资本流动等系统性金融风险。

  金融的核心是要为实体经济服务,其本质是资产流通的媒介物、等价物。而码链作为工业革命4.0的底层架构,天然具有信用、流通和风险控制的能力。全球二维码扫一扫专利技术发明人徐蔚在他编著的《码链新大陆物格新经济》一书中,介绍的码链体系会给金融产业带来什么改变?又如何通过金融行业为实体赋能?对于普惠金融的价值是什么等几个问题的解析,必将引爆金融行业的颠覆式创新。

  码链体系引爆金融行业的深层价值

  码链生态体系搭建的是一个以人为基础的去中心化(或者说泛中心化)商业和金融生态体系,进而为人类社会搭建起一种全新的数字社会模式。

  传统金融模式存在的巨大弊端,在于资金吸收能力相对有限,且财富 分配极为不均。资源优势者可以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得更多的社会财富。而码链体系则可以通过去中心化金融打破这一桎梏。首先,价值链的出现可以把更微小的价值连接起来。只要你拥有一条价值链,那么就可以通过它享受到金融服务;其次,基于智能合约,价值链能够让财富的分配更加公平、透明,让资本的流动率更加的高效。金融是实体经济发展的催化剂。基于码链体系的金融系统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为价值链的运作提供了扎实的金融基础。从数字身份到价值链,再到目前正在快速发展的产业码、地球码,码链生态体系搭建的一个多维度立体商业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有真实的商业经济,也有虚拟的金融服务。而码链生态体系的岀现,让这两者实现了有机结合,让价值在实体和虚拟之间自由流动,无缝衔接。

  徐蔚认为,当前金融行业的过度发展使得整个市场的成本过高,不利于整体经济的发展。2017年中国A股的上市公司里,净利润排名前20的大约有12个是银行,所有金融类上市公司的净利润总和加在一起已经超过了除中石油和中石化外所有上市公司的总和,这本身就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而现在的金融业也在逐渐脱离实体,它在空转之余赚取了大部分的利润,而真正应该成为国家栋梁的这些生产制造企业,它的利润大部分被金融行业所蚕食。

  徐蔚指出,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它的采购、生成、销售这一整套的环节本身就是一个闭环,但是在这种闭环的各个环节里,大部分的利润被金融成本、财务成本所侵蚀,所以我们就在思考如何用新的金融科技和模式来帮助企业降低这样的财务成本。国家也认识到旧金融体系的弊端,一直在引导资金来扶持实体经济,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如何有效地利用码链生态体系,将企业成本降得更低呢?徐蔚分析到,供应链金融这个概念实际上就是围绕着一个核心企业以及跟它有关联的上游供应商、下游经销商,它的分公司、子公司甚至是终端消费者的一个闭环生态。在这个闭环生态里,用技术来提高他们之间的资金流动效率。为此,他举例说,实际上账期对于一个企业来讲很正常,因为它的销售一定是有一个周期的,他的一级供应商为了拿到这个企业的订单,一定会自筹资金组织生产,在自筹资金的时候就会产生财务成本,同样他也会压一段他的二级供应商一个账期,二级供应商为了拿到一级供应商的订单也要自筹资金组织生产,他也要付出财务成本,同样可以推理到三级四级以致多级这样的供应商,你会发现每一级都有财务成本。

  徐蔚介绍说,码链可以提供的方案是将这个核心企业对一级供应商的应付账款,也就是一级供应商的应收账款的债权,把它数据化和电子化变成一种凭证,来代替银票或者商票。这种方式的核心逻辑就是:它原来都用银行体系做结算、支付,那现在这个企业做了一套银行安全级别的,并且属于自己内部的一个金融账户和账户体系(如 企业码)。其实银行本身做的这个功能就是存、取,还有转。本质上来讲,作为企业内部的采购生产和销售环节,包括分公司总公司之间的清结算,有存、取、转这几个功能就实现了。码链强调供应链金融一定是基于真实的贸易背景来做的事情,而不是空发或者是无限制的、无节度的去发行这种凭证,一定是每一个凭证都对应着真实的贸易背景。因为基于真实贸易背景的工业金融风险相对可控,这是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非常有力的方式。

  简而言之,码链体系可以提供一种非法币的灵活流通的资产凭证,从本质上来讲,这种债权凭证它可以是一个二维码(通证属性),但它是基于真实贸易背景,是基于核心企业信用发行的一个二维码,而从法律上来讲,它只是一种债权凭证,因此可以认为是码链体系在现有法律框架下进行应用创新模式。

  除了供应链金融外,码链技术还赋能普惠金融的数字化创新。

  徐蔚阐述说,传统金融行业门槛非常高,主要服务的都是大企业大机构,我们个人有没有机会也去探索这个金融圈子呢?甚至有没有可能有另外一个金融生态会重新发展起来呢?码链给我们打开了一个门,一个属于个人信用也可以“上码”的一个门。推而广之,我可以把我的欠条、一亩地、收益权或者股权都可以放在上面去。原来可能需要上亿资金的规模才可以进行金融流转,通过码链,一个小企业可能10万甚至几千块钱也可以让它流转起来,这就相当于原来只是金融大动脉,现在金融的毛细血管也打开了,它对我们企业或者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都有提升。

  “物格数字地球”——数字经济新基建的颠覆性技术

  尤其是,通过码链的扫一扫接入,具备5W的属性即时间地点人物及前因后果,就使得每一次扫码行为都可以溯源、映射到特定的地理位置,在码链新大陆体系中,通过北斗卫星遥感数据给地表划分成连续的一个个“格子”——“物格”,与“扫一扫”的行为打通,就可以成为“价值”的载体。据悉,近日发码行公司已经取得“物格数字地球发码管理软件”的著作权,实现了基于“物格数字地球“的统一发码管理。

  日前,光明网刊载的一篇题为《紧抓科创主动权,我国加快颠覆性技术布局》的文章报道说:“我们国家正在颠覆性技术创新方面主动作为。正加快探索建立颠覆性技术发现资助机制。”

  颠覆性技术是指对传统产业具有颠覆性影响的技术。“以颠覆性技术为核心的创新活动,对科技、产业、社会发展具有另辟蹊径的颠覆性意义,颠覆性技术的探索、研发、转化是一项具有前瞻性、战略性、复杂性的系统工程。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认为,颠覆性技术层出不穷,将从根本上改变技术路径、产品形态、产业模式,创造出新产品、新需求、新业态、催生新经济增长点。码链是利用二维码链式信息结构来验证与储存信息数据、利用分布式的网络来生成和更新信息数据、利用二维码的唯一性来保证信息数据的传输和访问的安全、利用智能合约来操作数据转化的一种全新分布式基础架构。通过价值链,将真正的码链世界去中心化社会中的所有数据连接起来,抑或者是产业码、地球码,都是秉承着去中心化的理念,“进化”岀了全网通信的能力。“物格数字地球”,不仅具备“数字地产”属性,还具备了“物联网域名”属性,更进一步,把“物格”看作一个个的区块,通过“码链”链接起来,就是“物格区块链”属性。笔者认为,徐蔚发明的二维码扫一扫技术以及基于该专利技术形成的码链技术,不仅催生了“扫码支付”这样的科技金融的进化,而“物格数字地球”的推出,能够对“价值”进行锚定,必将成为引爆金融行业颠覆式创新的颠覆性技术。

上一篇:万豪国际集团旗下中国南区近60家酒店联袂呈现2020年全球客户答谢周
下一篇:创新驱动 专业发展